很多企业在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都面临落地难的困境,比如:形成了一系列的文化理念,也开展了很多的活动,但还是感觉文化仅仅停留在口号上、标语上,并没有深入到员工心里,落实到具体行为上,更别说提升企业软实力了。
个人认为企业文化落地难突出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:
第一,难内化。
企业文化落地工作除了固化于制、外化于行、显化于物之外,更要转变观念,使之内化于心。很多企业对企业文化落地理解片面,将文化落地简单等同于文化宣贯,将文化落地的方式简单等同于文化活动,认为通过开展一些文化活动,统一职工着装,对内对外进行一些企业文化宣传就可以使企业文化落地。这样做的结果是表面功夫做的“很足”,表面看来企业形象也很美,但是员工对文化理念内涵的理解和认同程度并不高,最终导致文化只是挂在墙上、写在纸上的文字,并未真正内化于心,也即员工并未从内心深处认同它。
第二,难实践。
企业文化落地必须通过工作实践来实现,而企业文化理念与实际工作的结合就是难点所在。一方面,由于经营管理者对企业文化建设重视程度不够,或是由于经营压力大导致精力不足,放松了企业文化落地的工作,未将企业文化与业务工作结合起来,甚至出现企业文化建设“说起来重要、做起来次要、忙起来不要”,文化、管理“两张皮”的现象。另一方面,企业文化落地执行中不可避免的出现对原有工作方式、工作习惯的调整和转变,而习惯的转变往往需要一个过程,因此企业文化落地也会遇到这方面的障碍,而企业文化变革阻力将更大。
第三,难长远。
“企业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”的观点在业内已基本达成共识,但由于体制机制等方方面面的原因,很多企业仍然过于注重企业文化落地的短期效果,大搞一次性投入,当时氛围浓厚、轰轰烈烈,也取得了一定效果,但由于缺乏系统规划,后续工作跟不上,前期取得的一些成果也逐渐淡化,久而久之,企业也失去了文化落地的信心和动力,文化落地难以为继。
如何解决这三大难题呢?
第一,领导者身先示范,知行合一。
大家都认为企业文化就是创始人内在精神世界的外显。在企业文化形成的过程中,首先是由创始人的内在信念,他个人信奉的价值观决定的,在发展的过程中逐步吸纳了其他团队成员身上的优秀的、符合组织发展的、广为接受的价值,形成了团队价值观;在组织发展的过程中,随着组织的规模化、规范化发展,逐步分化出子文化、部门文化、衍生文化。文化能够做到一脉相承,首先是创始人的信念坚定、内外一致、律己恕人,文化的传承也是做人理念的传承,毫无疑问是要“以德为先”。员工不看管理者说了什么而是看他做了什么,正是在一件件的事情当中,建立了文化的“信”,有了这个“信”才使得员工的行为有了“准绳”,即使没有制度的要求,他仍然遵循内心的“良知”,而这种良知是有归属性的,他归属于自己的组织系统,因为文化极具凝聚力。
第二,文化的落地要入眼、入脑、入心、入行、入神。
有人说企业文化做来做去都是样子工程,搞得轰轰烈烈、漂漂亮亮,其实没有什么用,说这样的话的人恰恰是忽略了潜意思对人的影响,恰恰是这种不经意的、无意识的影响,对人产生了潜移默化的作用,我们放眼望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怎样做到普及和深入人心的?首先就是入眼,所到之处,首先让人民看到,当然这种价值观是在人心的底层提炼出来的共鸣点,价值观提炼的好,在共鸣点上达到人心的共振,就能产生极其巨大的影响力,入眼之后在心灵底层到达共鸣,从而实现入心。
所谓知行合一,就是知道即为做到,做到即为知道,因为深刻认同这样的价值观,所以自动化反应出符合价值观的行为,这就是文化落到行为上。文化落到行为上涵盖非常广,落到岗位行为上,就是一个符合组织要求的好职员;落到个人行为上,就是企业文化的代言人,一个有文化生命力的企业,才有可能成为一个社会性的企业,而这种生命就是由他的职员在点点滴滴的行为中表现出来的。
企业文化的发展与壮大就是从一个念头开始,一粒种子种下,生根发芽、开花结果,在无数的员工身上都带着这样的基因,又对符合企业文化价值观的行为进行有意识的提炼、宣传,让更多的人从身边活生生的案例中看到什么是企业精神,这样的企业精神是落地的精神、是有生命力的精神、是长久的精神。
(本文作者刘秋君,转载请注明作者与出处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