共享电单车盈利远高于共享单车,是传统行业转型的好机会
共享单车始于2015年,在2017年初开始大规模发展,但由于行业本身盈利能力较弱,加之各品牌之间的超量投放、恶性竞争,导致在17年中旬已经开始洗牌,包括ofo单车、酷骑单车在内的几十家共享单车品牌纷纷出现问题。
与此同时,国内部分公司开始尝试共享电单车业务,因商业模式尚在验证阶段,多数共享电单车品牌选择在县级城市投放验证商业模式。随着商业模式的成熟和盈利能力的持续增强,各加盟品牌对外宣称三年投资年化回报率在40%以上,且县级城市回报率更高,不少县城出现3-6个月收回车辆投资成本的情况。
目前行业已趋于成熟,已由普遍加盟转为创立本地自主小品牌
据不完全统计,目前全国已大约有400-500个县城投放运营共享电单车。其中多数是以加盟方式运营。但随着行业趋于成熟,信息逐渐透明、对称后,2019年下半年以来出现越来越多的本地化品牌(即1个品牌只投放1个或几个县城),且绝大多数都是由加盟转做自有本地品牌。
那么,自己创立品牌和加盟有什么区别呢?
上表可以看出,加盟现有品牌,受多种限制,且要承担全部投资和风险。同时,品牌方持有品牌、系统和资金,在合作中占有绝对的优势,致使加盟商几乎没有自主权和话语权。在部分加盟商尝试做自主品牌后发现,自创品牌的软件成本、硬件成本都不升返降,且营收并无本质差别。促使了更多的品牌加盟商集体开始做本地自主品牌,也就出现了2019年下半年开始小品牌开始迅速增加的行业趋势。
想做共享电单车运营的企业如何做自己的品牌?
如上表展示,当投放量不是非常巨大的情况下自建团队成本无法摊薄,而找一个对共享电单车出行领域经验丰富、技术过硬的软件外包团队本身也较为困难,两种方案的资金成本、时间成本、质量预期都有很大的不确定性。
之前市场上做电单车智能硬件公司、甚至是电动自行车整车厂,都有尝试过做共享出行软件平台,但最终都未能成功。
综合来看,在品牌规模较小(没有达到几万辆)的情况下,找一家有案例、经验丰富、行业深耕多年的服务商是最好的选择,既能降低开发的时间和资金成本,也能得到更全面、更专业建议。
行运兔是谁?是做什么的?
行运兔品牌及团队成立于2015年8月,于2016年成立独立公司运作,专注于电动自行车物联网解决方案服务,目前公司业务以电动自行车分时租赁(共享电单车)方案服务为主,同时发展有电动自行车电池分时租赁(共享电池)方案服务。
截止目前,行运兔共享电单车平台已服务近40家共享电单车品牌,累计上线电动自行车3万辆,注册用户人数200多万人,累计在线骑行时间超2亿小时,累计服务出行人次超3000万。
2017年,行运兔与叮当出行、艾特出行、橙车出行等达成合作。
2018年,行运兔与益约出行、山哈弯出行、小品出行等达成合作。
2019年,行运兔与嗨马出行、优畅出行、小布出行等达成合作。
找行运兔合作自创品牌,如何合作?
合作模式:
品牌方确定品牌名称,购买车辆、电池、中控及配套及日常运维;由行运兔提供软件定制、上线部署、日常维护和优化升级。
行运兔提供具体产品:
用户扫码用车的微信小程序、运维管理人员用的微信小程序、管理后台、app(包括安卓版和iso版)。
成本由两部分构成:
1. 服务费不超过10万元,主要是前期咨询服务、品牌化软件平台开发部署。
2. 平台使用费不超过收入的10%。
硬件成本:由品牌商自行采购,行运兔不收相关费用。车辆、电池(含周转)、充电设备、中控、物流、保险,整体投入成本可控制在3000元/辆。
合作流程及时间周期:
1. 品牌方确定品牌,采购车辆、电池、中控及其他配套。
2. 品牌方提供营业执照、对公账户、确定域名备案。
3. 行运兔定制部署后台,上线软件程序。
4. 在资料完整提供后,预计15-20天左右可以实现投放运营。
如果您想咨询更多行运兔合作方案,百度搜索行运兔即可。